推薦序 -- 賴麗秋

年紀大了,就只能面對「雞皮鶴髮」的人生?

如何發現自己老了?如果以聯合國定義的六十五歲為老年來看,年紀只是個數字。因為當國人平均壽命已經達到八十歲,百歲人瑞更是逐年攀升的情況,相較之下六十五歲其實還年輕啊!

在《熟年誌》歷年來採訪的許多長輩中,不乏八、九十歲者,身體保養得宜,體態輕盈,令人不禁忽略歲月在他們臉上刻畫的痕跡,這些長輩展現出來的活力,絕對讓人猜不透他們的實際年齡;您說他們老嗎?不!他們比許多六、七十歲的後輩更健康。

面對老化社會,與其談年齡,大家更應該關注的是身體的預防保健與心理的認知狀態。當您長期熬夜,體能無法再迅速恢復時,您會感概老了!當您攬鏡自照,感嘆歲月真是一把無情刀,臉上皺紋不斷增加,肌肉量減少,皮膚日漸鬆弛、光澤不再,甚至生出許多人稱的「老人斑」。這個時候,對於「老」的定義可能不是因為年紀長了,而是體能、外貌讓人感受到老。

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那些我們看不見的、被身體保護著的器官,都會因為年紀增長而老化,更何況是這個肩負著保護、體溫調節、吸收、合成、分泌與排泄、感覺、再生修護等作用的皮膚,當然也會面臨老化威脅。

誠如本書作者趙昭明醫師說的,皮膚老化是由內在、外在、自然因素、非自然因素等造成的衰老現象。人一出生就是老化的開始,過了二十五歲的「皮膚的臨界點」,皮膚就會隨著生長過程明顯開始走下坡,年過五十就會出現各種初期的老化徵兆。就像成語「雞皮鶴髮」所形容的樣貌,這對於重視容貌的人來說,還真是無法接受的事實。

皮膚位在保護身體的第一線,抵禦外界的刺激,各種外界環境的變化,甚至自發性細胞產生病變,都可能引起皮膚的疾病。除此,有些內臟器官的疾病也會在皮膚上顯現出來。因此,如何觀察皮膚的變化,也應該是熟年長輩進行預防保健重要的一環。

趙昭明醫師在本書中以深入淺出的文字,由皮膚的基本常識開始,逐步地引領讀者認識皮膚的構造、功能、皮膚病的成因、老化現象,到熟年常見的各類皮膚病等,有系統地讓讀者認識皮膚,進而學習保護、保養皮膚。這本書不僅適合熟年長輩閱讀,更是一本全家老小都能學習皮膚知識與保養的好用參考指南。

《Life Plus熟年誌》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