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溫暖推薦 蕭寶玲(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美術學系教授) 2017年我在美麗永安生活館展出「毛毛蟲女孩」的繪本原畫,主題和明恭的「毛毛蟲男孩」相似度超高,然而這兩個圖畫故事的內容完全不同,前者談的是一個小女生,她像毛毛蟲一樣總是坐不住;明恭畫的是他自己,一個臉上有疤痕的害羞小男孩。「毛毛蟲男孩」讓我重新認識明恭,我從來不知道陽光如他,竟然擁抱過這樣的陰影。 2011年研究所辦理新生說明會,有一位眼睛明亮的瘦高個兒筆直向我走來,他舉手投足好像國小學生,可愛度破表,開口說話時的音頻有些高,但一點兒都不靦腆。他表明要找我學繪本,這是我和明恭的第一次見面。 後來我才知道,其實明恭早就是一個做圖畫書的厲害角色。研究所修課那段時間,每週他都由東勢開車到學校的民生校區來,從「圖畫書與教學」到「繪本創作研究」,每一項功課都做得紮紮實實,口頭報告時又演又說;班上那些剛從大學畢業的年輕孩子,看到在職生求學的勤奮勁兒,都不得不跟著用功。 明恭畢業後,只要一若得知我邀請繪本大師到校指導學生的消息,就帶著東勢的餅來課堂上請益。最近,我找機會讓明恭到大學部的教室跟孩子們分享創作經驗,他把整匣的原稿和原畫都帶了來,一點兒都不藏私,精煉的口吻卻有孩子氣的表達,非常受到學生的歡迎。明恭的美勞技法訓練很完備,對於美術教學的步驟也極為熟稔,我很少看到這樣全才的學生,當然視為珍寶。 「《小桃妹》」是明恭研究所時期的創作,貼近他的客家原鄉生活,除了版畫線條與剪貼色紙的巧妙搭配,還有穩妥的構圖和精良的選色,修修改改後一舉拿下信誼幼兒文學獎。畫中人物那有趣的長條形鼻子,從額頭一直長到圓臉中央,就此變成「江明恭人物」的一大特色。「毛毛蟲男孩」明顯延伸「《小桃妹》」的創作風格,不過整個版面的色調倒是相對地沉靜,應該是為了詮釋「陽陽」內心的憂愁與消極。我尤其喜歡最後那場「小飛俠」的大戲,虎克船長一揮刀,把所有的困擾都拋到腦後。明恭把他做道具的本領全都施展開來,有報紙摺成的帽子、有底座的樹和草叢,還有那尾巨大的藍魚。對啊!童心童趣,不求刻意,他本來就是在說自己克服困難的成長故事嘛。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