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十、大陸對非洲「微笑攻勢」 所向無敵 (原刊九十五年十一月二十日《中國時報》) 美國也好,台灣也好,眼看中共憑藉「和平崛起」、外匯存底即將突破一兆美元的聲勢,向第三世界各國頻頻示好,積極滲透,束手無策,不知如何應付。本月在北京舉行的「中非合作論壇高峰會議」,便是最好的例證。 這個論壇過去並無領袖級會議。二○○二年在大陸建議下,首次在北京開部長級會議。二○○四年在非洲聯盟(African Union,簡稱AU)所在地衣索比亞(Ethiopia)首都阿迪斯阿貝巴(Addis Ababa)再度集會。今年在中共全程招待並負擔各國代表團往返頭等機票的引誘下,非洲各國元首或內閣總理趨之若鶩,幾乎全員到齊,只有極少例外。 非洲實際共五十四國,但孤零零的薩哈拉威阿拉伯民主共和國(Saharaui Arab Democratic Republic,原為Spanish Sahara),因為摩洛哥國王哈珊(Moulay Hassan II)堅持那原是摩洛哥領土,害得原有邦交的幾個鄰國相繼撤銷承認,現已成為真正的「國際孤兒」。所以AU會員只有五十三個,其中四十八國領袖都接受邀請,到北京捧場。僅與台灣仍維持邦交的五國缺席。外交部究竟花費多少力氣才阻擋住這五國領袖去北京朝聖,我不忍想像。 這屆大張旗鼓的「中非合作論壇」分兩部分召開,十一月三日先舉行部長級會議;四日開始才是高峰會,胡錦濤致開幕詞。然後在會中宣布:減免所有與大陸有邦交國家截至去年底尚未償還、包括本息在內的所有債務,震驚世界。當天並制訂通過「二○○七~二○○九年北京行動計畫」。到五日閉幕,由胡錦濤、衣索比亞總理梅萊斯(Meles Zenawi),與埃及總統穆巴拉克(Hosni Mubarak)分別宣讀大會通過的「北京峰會宣言」。非洲有許多法語系國家,為何沒請一位法語系元首參與宣讀,令我有點不解。 大陸早已學會了外交是高度的藝術,此次發揮得恰到好處。細讀胡錦濤的開幕詞與大會宣言,表面上冠冕堂皇,實際用意卻在與先進國家畫清界線,強調「南南夥伴」(South-South Partnership)關係,無異為自己鞏固在第三世界的老大哥地位。雖然不曾明言,南方各國既然都是黑人或黃種人,北方則都是白人,等於把俄國都擠到西方國家那一邊去了。 不只胡錦濤的演說,「峰會宣言」的字裡行間,更充分反映出亞非國家多年來受壓抑卻不便明言的種族平等思想。它強調多邊主義與「國際關係民主化」;尊重和維護世界的「多樣性」,各國「不分大小貧富強弱」應彼此尊重;對「不同文明和發展模式」應該相互借鑒,和諧共存;要求WTO「重啟『杜哈回合』談判」;在改革聯合國方面,應該先「充分發揮聯合國大會的職能」,然後才「優先增加非洲國家在安理會和其他各機構的代表性和充分參與」。明眼人一望即知,都是在討好非洲國家,順便把美、俄、乃至日本都打了一悶棍。 胡錦濤的開幕詞,提出八項政策措施: (一)到二○○九年,對非洲國家的援助比二○○六年的水準增加一倍。 (二)今後三年內,向非洲國家提供三十億美元的優惠貸款,和二十億美元的優惠出口買方信貸。 (三)設立中非發展基金,鼓勵企業到非洲投資,基金總額逐步達到五十億美元。 (四)協助非洲聯盟在阿迪斯阿貝巴興建全新的會議中心。 (五)有外交關係的重債窮國(heavily indebted countries)和最不發達國家(least developed countries)積欠中國,應於二○○五年底到期的政府無息貸款本息全部予以減免。 (六)進一步向非洲開放大陸市場,把有邦交關係的最不發達國家輸往大陸產品的零關稅待遇受惠稅目,提高到四百四十多個。 (七)三年內在非洲國家建立三到五個「境外經濟貿易合作區」(有似加工區)。 (八)三年內為非洲培訓一萬五千名各類人才。向非洲派遣一百名高級農業技術專家,主持農技示範中心。援助建設三十座醫院,並提供三億元人民幣無償援款,協助防治瘧疾,提供藥品,並設置三十個抗瘧中心。派遣三百青年志工。援助建設一百所農村學校。每年提供非洲留學生名額,由三千人次,到二○○九年提高到四千人次。 世界各國對外援助無不從本國利益出發,中共自然也不例外。如此慷慨的承諾,動機何在?除爭取第三世界領導地位外,還有搶奪資源的考慮。西方國家指責中共提供對外援助時,毫不顧忌受援國在維護人權的惡劣紀錄。北京卻以「不干涉他國內政,互相尊重主權」作答。被非洲各國鄙視的辛巴威總統穆加貝(Robert Mugabe),這次也靦顏參加中非峰會。 人權紀錄欠佳,但盛產石油的國家如蘇丹總統巴希爾(Omar el-Bashir)和安哥拉總統杜桑多斯(José Eduardo dos Santos),這次都是座上嘉賓。再加上奈及利亞,三個國家總共供應了大陸每年進口石油量的三分之一。難怪北京不在意它們是否尊重民主、自由或人權了。
(本文收在《2006驚濤駭浪的一年》)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