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價:380 元
特價: 90 342
放入購物車
男友不讀不回訊息,徹底人間蒸發……
焦慮的你 →奪命連環call,我一定要找到他為止!
冷靜的你 →我應該要少看手機,轉移自己的注意力。

老闆寫信給你,感覺語氣有點不高興……
焦慮的你 →完了!他可能打算要炒我魷魚了!
冷靜的你 →就算老闆心情不好,也不一定跟我有關係。

母親總是對你的感情對象、薪水抱怨個不停……
焦慮的你 →到底要怎樣才能讓她不要再一直碎碎唸?
冷靜的你 →我應該跟媽媽好好溝通,尋求她的理解。

不管是工作、家庭,還是感情,每當遇到挫折與壓力時,我們常會不由自主地陷入焦慮中,問題就出在我們大腦的「反射動作」。人類在遭遇危險時,大腦會本能地做出保護反應,引發不安和恐懼,但其實你感受到的所有負面情緒,往往都不是真的!
資深諮商心理師凱瑟琳.史密斯博士認為,焦慮無法避免,但卻可以「控制」,只要藉由仔細觀察、審慎評估,就能及時阻斷焦慮,關閉不當的「自動反應」,拿回情緒的主控權。本書便從練習分辨自己的情緒開始,一步步教你如何處理父母、家人、伴侶、朋友等「焦慮關係」,進而延伸到職場乃至手機、社交媒體和政治、宗教問題的對應之道。
焦慮是人之常情,想要克服焦慮,失敗了也沒關係,下次再多觀察一點、多練習一點,自然就會進步。我們要做的,只是照顧好自己、對自己負責就夠了!

凱瑟琳.史密斯博士Kathleen Smith, PhD, LPC

專業諮商心理師和知名心理健康作家,定居在華盛頓。 她目前是「包溫家庭研究中心」副教授,並擔任哥倫比亞特區大學的「家庭事務」電視節目主持人,文章散見於《板岩》、《沙龍》、《紐約雜誌》、《生活駭客》、《Bustle》及《今日諮商》等多家雜誌及網站。
前言

我們確實生活在焦慮的時代。「美國精神醫學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在最近的一次民意調查報告中指出,大多數美國人為他們的安全、健康、財務狀況、人際關係──當然還有政治──而感到焦慮。我們在臉書上論戰,我們逃避感恩節團聚,或者我們不採取任何行動,卻希望有更冷靜的人來解決全球問題。我們陷入高度警戒狀態,停止觀察事實,開始憑感覺來評估情勢。我們作出情緒性的反應,而不是採取實際行動,然後冷靜下來。
我的生活與工作地點都在華盛頓特區,一個也許堪稱美國最焦慮的城市──我在那裡擔任心理治療醫師。我有許多客戶希望在我們充滿焦慮的世界中成為冷靜與智慧的明燈;有些客戶則只希望可以安然度過每一天,不去怪罪他們的岳母,或者追蹤他們的前任伴侶在Instagram上發布的文章。他們重度依賴他人的鼓勵,其中一些人擔心他們的人際關係脆弱,或者想方設法迴避讓他們焦慮的同事;還有一些人則對我們國家目前的超級大災難感到不知所措。這些事聽起來都很耳熟,對吧?
總之,我們都只想要長久的、扭轉生命的改變,我們都希望過一種讓原則來引導自己的生活,而不是處於恐懼或憂慮中。在內心深處,我們確實有能力讓自己冷靜,我們可以關閉自己的自動反應並掌握主控權。選擇如何管理我們的焦慮,就是選擇我們自己的命運。現在,就讓我來告訴你一個改變我生命的理論。

什麼是「包溫理論」?

每一位治療師都有一套引導他們與客戶合作的理論,而引導我的是一種名為「包溫理論」(Bowen Theory)的人類行為理論。莫瑞‧包溫(Murray Bowen)是一位精神科醫師,也是家庭心理治療之父。他和我一樣來自田納西州。我喜歡他以精采、通俗的方式描述人際關係。傳統的心理治療師都把重點放在個人身上,但包溫博士認為,當我們審視我們的關係體系時,我們才能學會冷靜下來。因為當我們感到焦慮時,我們往往試圖改變別人、試圖讓其他人都平靜下來,最終我們才能感到放鬆。但是,如果你能在這些人際關係中先管好你自己,那麼你的家庭、工作,甚至更廣大的世界就會先一步稍稍平靜下來。
包溫博士教導我們,如果焦慮是在我們的人際關係中產生的,那麼焦慮也可以在人際關係中解決。因此,長久的改變不會在孤立狀態下發生,甚至不會在治療師的沙發上發生。當我們願意在最困難的關係中努力成為最好的自己時,一切自然會改變。我知道這聽起來刺耳而且困難,但是,它真的能影響你!如果一個人能在他焦慮的家庭、他焦慮的社群,以及他焦慮的世界中學會獨立思考與行動,那麼他的自我意識就不會如此依賴他人的配合。
我很樂意你把我視為天才,但本書中許多理念其實都直接來自包溫理論。你不需要成為理論專家也可以閱讀這本書,但是如果你有興趣想多了解一些,我在本書最後的〈附錄〉中提供了一些基本定義與參考資料,那可以協助你展開學習。

好吧,但我如何冷靜下來?

本書的每一章,都將專門探討一種可能在生活中使你陷入困境的焦慮。我們將探討你焦慮的自我、你的人際關係、你的職業,以及更廣大的世界。我會利用我治療工作中發生的案例,協助你進一步了解怎麼樣才能建立更堅強的自我,並減少整體焦慮。為了保護我的客戶隱私,他們的姓名與身分資料都已經過變造。每一個案例都是許多面臨相似挑戰的人的複合體,你也許會在這許多人當中看到你自己,當然我也不例外。
建立一個堅實的、有原則的自我,是一個複雜且終其一生的過程。為了避免讓你感到不知所措,我會在整本書中使用三個動詞:觀察(observing)、評估(evaluating),以及阻斷(interrupting)你的焦慮運作。
首先,你必須開始觀察。在你能改變你的焦慮行為之前,你必須知道它們是什麼。當你在觀察自己時,你已在利用你的一部分大腦協助自己冷靜下來。本書的大部分內容都在說明伴隨焦慮而產生的常見行為,這樣你就可以成為一個辨識焦慮的專家。
其次,你必須評估你的行為。你必須審視你如何處理你的焦慮,並且問你自己:「我真的想成為這種人嗎?」我會談到如何過一種以思維與原則來引導自己的生活,而不是驚慌失措的生活。
第三,你必須阻斷你的自動反應。一旦觀察到你的自動行為,並確定你真的想要以什麼方式生活後,你必須開始找機會阻斷你的自動反應。這意味著你會有某種程度的不舒服,因為任何時候做一件你通常不會做的事都會有點不舒服,或者很不舒服。
努力建立一個更堅實的自我之後,人們往往會說,他們以前的生活與現在的生活有如天壤之別。現在他們花更少的精力去尋求認可,並且有更多的精力去實現他們的目標。他們的情緒症狀與生理症狀減少了,他們的人際關係更脆弱,並且焦慮也減少了。
有些人也許會辯稱,在我們的世界如此紛亂之際,專注自我是自私的。但我認為真正的問題是,我們沒有足夠的「自我」去因應我們所面對的挑戰。最冷靜的人會脫穎而出成為改革創新的人,那是因為他們了解,在當今世界的焦慮方程式中,「你」是你唯一可以操縱的變數。
透過建立一個更堅實的自我,你或許可以幫助你的家庭、你的社群,以及整個世界冷靜下來,而那是一股相當強大的影響力。

焦慮無所不在,無須對產生焦慮的自己感到失望或挫折。透過本書的原則,藉著「觀察」、「評估」、「阻斷」,便能有效處理人際互動之間的「焦慮關係」,找回內心的平靜。
此分類目前無任何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