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以我的母親,一位赴日求學少女的經歷為藍本,書中化名為秀絃,描寫她一生平凡又奇特的洋裁生涯。
在臺灣服裝史上,一九四○至一九七○年是變化最大的時期,從傳統大襟衫到定製洋裝,再到成衣及品牌服飾,短短三十年間,完成了服裝的現代化。正好母親的經歷,可以看見洋裁時代的演變—包括日本洋裁學校的教育、手工洋裁的興衰、服裝的演進以及日治時代一個庶民家族的起落。
母親出生的大正九年(一九二○年),適值日本景氣高峰,此刻文化空前的繁榮,有「大正浪漫」之稱。以世界藝術史來說,是裝飾藝術(Art Deco)初始之期。此時臺灣縱貫鐵路通車了,輪船、留聲機已出現,都市裡開始過著現代化生活。但婦女能夠參與的工作仍然不多,其中的洋裁被視為婦女理想的選擇之一。母親便在這新時代的啟蒙,潮流風氣之初,獨自負笈日本學習洋裁製作。
其實洋裁並非母親赴日學習的初衷,只是因緣際會下,進入洋裁學校,踏入洋裁的世界。百年前,日本洋裁學校的教育裡,對服裝的認知,已經將藝術、時尚與洋裁之間的關係作了連結,因此洋裁學校的課程,除了剪裁縫紉的學習,也提供了文學、茶道、美學、美術與美容等方面的課程。
母親正好經歷服裝史上最大變遷,參與了這場跨時代的演變。在服裝形式上,臺灣服裝從數百年不變的唐衫演變到洋裝,日本也從和服轉變為洋裝。服裝的功能從保暖實用品,躍升為裝飾,服裝已不僅是可穿上身的衣服,而是代表著一種時尚。
母親在這場服裝的變革,經歷了手工洋裁、量身定製的大好時代,也親歷成衣崛起,手工裁縫市場受量產成衣衝擊而一路凋零。母親從事洋裁工作正是「合到時候」。在手工量身定製衰落的時候,她已近六十歲,也逐漸從裁縫的工作退隱。
在臺灣光復之初,父母結婚不久便逢「二二八」事件,從臺北遷回故鄉旗津半島。為了生活,母親以所學專長,從事家庭裁縫業務,在穿針引線與縫紉機的踩踏忙碌中,辛苦地賺取貼補生活的每一塊錢。
裁縫師的角色,在歷史上從來不是獨領風騷,只是服裝史上的一個角落。但裁縫師也曾是少女的夢幻行業,家庭經濟的支柱,與服裝現代化的推手。
我在昔時與母親的談話中,發現洋裁工藝與其他藝術的道理亦是相通。服裝的境界已變時尚,設計的光輝愈發明亮,裁縫的角色卻是愈來愈渺小。但母親相信手工裁縫的衣服是有靈魂的,如創造藝術品般,堅守職人價值,即使裁縫業已如夕陽般的餘暉。
直到母親九十歲時,我更能明瞭,衣著在母親身上所形成的風格,已成為一種氣質表現。從衣服的色調、圖案及設計,都有母親獨特的風格,只要我閉上雙眼,母親的形象就是她那身淡雅的衣服,素淨臉上那淡淡粉餅的氣味。這氣質無論母親身在何處,我都認得出她。
從小看著母親踩踏裁縫車的背影長大,在她九十餘歲生命的最後,陪伴她共同生活的兩年時光,母親告訴我許多年輕時代的往事,有些是久已遺忘,卻又靈光乍現的事。於是我以她口述求學與裁縫的經歷為主題,寫下這部故事。
感謝曾永義院士與粘碧華女士的推薦,以及三民書局編輯部的支持,讓本書得以出版問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