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 價:490元
優惠價:79387
放入購物車

  哲學的原始目的在於「追求真理」,哲學思考的動機則是滿足發現真相的好奇心。那麼,哲學的價值自然就是累積各種關於世界真相理論的知識了。沿著這條路走下去,便是哲學的康莊大道。

  然而,有些哲思之路,並不循著真理路標前進,而是彎向崎嶇山徑,在看似虛假蠻荒之處,探索未知。雖然沿路風光更美、更有趣,但通常越走似乎越遠離真理,有時還會碰上難行的叢林與沼澤,陷入邏輯不通的困境。當我們費盡千辛萬苦,跨越重重障礙,到頭來獲得的,可能只是一條走不通的山路盡頭,失敗收場。但是,有這麼一絲絲可能性,我們最終竟然到達了沒有路標的、真理的世外桃源。

有趣的、以及更有趣的探索

  多年前的某一天,我在一個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在那篇論文中,我做了一個假設性的敘述:「如果自由意志真的存在,那麼,心靈即使在因果作用上也無法化約為物質。」有位學者對這個說法很不認同,他說:「你不能用一個爭議問題的假設答案來探討另一個爭議問題。」當時我聽了非常詫異,何不呢?當然,假設不存在的事物來思考,至少從尋求真理的目標來說,意義不大。但自由意志具有存在的可能性,而且更重要的是我們根本無法在自由意志不存在的假設下過生活,即使目前學界在此議題上抱持悲觀態度,但在這條山中小路上,沿途風光多麼美麗,因為心靈在因果上的不可化約結論,將帶來更戲劇性的前景。為何沒有前往一窺究竟的好奇心?

  後來想想,多數人大概不想走那種看似沒有希望的非主流路線,尤其這類研究大多不會有什麼具體成果。我之所以不畏失敗,或許是因為不滿足於主流理論,也或許是我對神祕領域的好奇心特別強,不僅自由意志,甚至也挑戰學界更禁忌的「靈魂假設」。我們目前確實有一些主張靈魂存在的證據,雖然證據仍比不上如同奇異博士在最初踏上聖地卡瑪泰姬時所堅持的「唯物論」正統觀點:「人只是物質而已,別跟我談什麼精神力。」但若能暫時放下成見,和奇異博士一起闖進「靈魂存在」的新世界,即使不必然能成為傳奇,新世界也不必然真實,但至少也能享受一種探索神奇未知的樂趣。

  《奇異博士》的這個想像世界,就像一條哲學祕徑,裡面蘊藏了許多有趣的事物。在這本書裡,一群哲學家,走進這條祕徑,尋找各種神奇的哲學景觀。

《奇異博士》的思維大冒險

  這本著作,可以說是《奇異博士》故事情節所帶來的思維大冒險。先不管它是否真能引導我們走向真理,光是依據各種劇情假設,就能帶領我們邁向有趣的思維世界,就像到遊樂園裡嘗試各種不同的設施一般。

  首先,試著思考魔法師卡西流斯的觀點:「時間是人類的敵人,因為人類天性渴望永恆,恐懼死亡,所以時間羞辱了人類。」那麼,如果我們可以征服時間這個大敵,獲得永生,那會是怎樣的一種光景呢?

  我們從小默默接受時間掌控下的世界,這個世界不斷剝奪我們心愛的事物、讓我們衰老,最後還奪取我們的生命。但在我們現有的真實世界裡,古聖先賢們教導我們如何在這樣的掌控中安身立命,默默承受,從來不會嘗試思考:「是否該反抗它?」「如果有一天我們反過來掌控時間?」

  假設真有一條真理之路,是我們有機會掌控時間,只要朝向這一條哲學祕徑走過去,就有機會到達那個領地。但若我們從不起步,不大膽彎向那杳無人跡的思維世界,就永遠無法到達。當然,失敗的機率看來非常大,但這不更顯示出冒險的意義與價值了嗎?

  當然,所有需要投入大量心力的嘗試都需先三思。生命有限,走錯了路,浪費大半生的同時也失去了追尋真相的機會。因為,最終解答或許不是卡西流斯所認為的「掌握時間」,而是另一條祕徑裡古一法師所認為的「掌握死亡」,因為:「死亡給予生命意義!

  從《奇異博士》的故事情節出發,思維冒險路線很多,而且都是人生中重要的議題。本書涉略的議題,除了生命意義,身心關係之外,還有關於真實世界為何、時間本質、多重宇宙,以及道德爭議問題等等。並且在對照各種哲學史上的重要哲學理論後深入探索。不僅可以作為一場充滿趣味的、探索真理的思維冒險,也可以順便熟悉這些哲人們的理論。另外,對於已經熟悉這些哲學思想的人來說,更可以在人生各種議題中嘗試如何活用它們,這也有助於我們更深刻地掌握這些哲學思想。

  當然,對我而言,任何一種奇特思路的嘗試,都像是一種機率雖低,但獎品豐富的抽獎活動。誰知道,稀有的真理寶物,會不會就在這一次的抽獎活動中現身?不去做不平凡的嘗試,就只能永遠平凡。過去專屬於科幻小說的多重宇宙,事實上已經在最前端的科學研究中成為主流,下一個奇幻的轉角會在哪裡,會不會就是那個隨意想想都令人興奮的魔法世界?

冀劍制,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教授

推薦序:《奇異博士》的哲學祕徑/冀劍制
作者群:至尊哲人在此
謝詞:致上至尊至上至敬至誠的致謝之意
導論:打開《維山帝之書》

第一單元「在這漠然的宇宙裡,你不過只是須臾間的其中一顆渺小塵埃罷了。」
 第1章 求討永生,人壽終有其數:醫學、尼采與奇異博士
     喬治‧鄧恩 George A. Dunn
 第2章 死亡賦予生命的意義:當海德格遇上史傳奇
     山德‧李 Sander H. Lee
 第3章 「時間會證明我有多麼愛你」:當尼采式的超人碰上愛與友誼的問題
     史凱‧克莉里 Skye C. Cleary
 第4章 存在主義、虛無主義與奇異博士的人生意義
     保羅‧蒂久吉歐 Paul DiGeorgio

第二單元「忘掉你以為知道的一切」
 第5章 「穿越真假難明的球中世界」:奇異博士的求知之旅
     亞蒙‧布德羅 Armond Boudreaux
 第6章 禁忌知識與奇異之德:知道什麼不重要,要看你如何知道
     圖瑪斯‧曼尼寧 Tuomas W. Manninen
 第7章 奇異博士是蘇格拉底式的英雄?
     查德‧威廉‧提姆 Chad William Timm
 第8章 我們都是「以孔窺天」嗎?:知識,無知與偏見
     卡瑞納‧帕佩 Carina Pape
 第9章 史蒂芬‧史傳奇 vs 安‧蘭德:A不一定等於A
     艾德華多‧佩雷斯 Edwardo Pérez

第三單元「這只是其中一種現實」
 第10章 星靈體與笛卡兒式的靈魂:《奇異博士》裡的心物二元論
     迪恩‧科瓦爾斯基 Dean A. Kowalski
 第11章 科學家、形上學家與至尊法師
     莎拉‧多諾萬 Sarah K. Donovan、尼可拉斯‧李察森 Nicholas Richardson
 第12章 「這就是時間」:以柏格森之鐘與《奇異博士》對時
     科瑞‧拉塔 Corey Latta

第四單元「以孔窺天的人」
 第13章 範式轉移的奇異狀況
     布連登‧謝 Brendan Shea
 第14章 奇異博士、多重宇宙與測量問題
     菲利普‧伯賀夫 Philipp Berghofer
 第15章 悖論的奇異世界:當科學與信仰在卡瑪泰姬相遇
     馬修‧威廉‧布瑞克 Matthew William Brake

第五單元「該看的不是你自己」
  第16章 至尊法師的超凡重擔
     馬克‧懷特 Mark D. White
 第17章 古一法師與髒手問題
     麥克‧萊昂斯 Michael Lyons
 第18章 立身於王者,亦有其用
     丹尼爾‧馬洛伊 Daniel P. Malloy
 第19章 奇異博士,醫術與祕術大師
     布魯斯‧懷特 Bruce Wright、保羅‧澤爾 E. Paul Zehr

第六單元「我是來打商量的」
 第20章 多瑪暮邪惡嗎?:聖奧古斯丁與黑暗維度
     安德魯‧文克 Andrew T. Vink
 第21章 奇異博士與托爾斯泰:非暴力兄弟?
     康斯坦丁‧帕夫利奧茲 Konstantin Pavliouts
  第22章 奇異博士、道德責任與上帝問題
     克里斯多福‧克洛夫 Christopher P. Klof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