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從閱讀教育到歷史教學
一、「閱讀歷程」是什麼?
二、PISA閱讀評量知多少?
三、PISA大翻轉:閱讀測試新趨向
四、歷史教學核心:「文本閱讀」與「證據推論」
第二章 什麼是「文本」?
一、「資料」有什麼問題?
二、「文本」之興
三、從語言到論述
四、從作者到脈絡
五、歷史與「文本」的碰撞
第三章 史家一般如何閱讀?
一、「文本」意義的再梳理
二、教育與教學的新視野
三、美國歷史教育的「危機」與生機
四、史家閱讀的共性:「潛在文本」
五、史家閱讀的方法:「溯源」與「脈絡化」
第四章 如何教導歷史閱讀?四個認知
一、歷史閱讀首重「理解」
二、歷史閱讀是推進探究之力
三、認識資料之為「文本」
四、覺察「現在主義」心態
第五章 如何教導文本閱讀?
一、溯源與脈絡化,孰輕孰重?
二、教學模式何以先要改?
三、什麼是「認知學徒法」?
四、如何教導溯源?
五、如何教導脈絡化?
第六章 「證據」是什麼?如何教?
一、在課綱中消退的概念
二、歷史教育重要的思考
三、什麼是「證據」?
四、為何教導證據?
五、如何教導證據?
第七章 教導「問題探究」的意義與建議
一、歷史探究與問題設計
二、善用教科書
三、教導探究的幾點建議
引用書目